探秘1934年营口神秘迷雾中的坠龙事件
探秘1934年营口神秘迷雾中的坠龙事件
肖素琴的父亲带着她去看“活龙”,当时社会封建迷信依然存在。肖素琴看到的是一条灰白色的龙,它的状态看起来不太好,蜷缩在地上。村民们为这条龙搭建帐篷和拍水。
雨过后,这条龙居然消失了,但一个月后它再一次从天而降,摧毁了一些小船和居民住所,伤及九名村民最终死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被称为“坠龙事件”。老人肖素琴回忆当时的所见所闻。
2004年,《走近科学》这档节目再一次提起营口坠龙事件,还请到当时亲眼见到过这条龙的目击者。孙正龙老人,还将自己珍藏了六十多年的“龙骨”捐献出来供科学家们研究。这具“龙骨”实际上是一具须鲸的骨架。
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说,这条龙先是从天而降,掉进水里之后,便一直扑腾着在水中不断挣扎。紧接着,一连串的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有村民会隐约听到连续不断的声音,类似牛叫。
两天后下了一场大雨,然后大家总是可以闻到一阵阵像尸臭一样的味道。工人顺着这个味道想要找到它的来源,在芦苇荡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动物尸体。这位工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当地的村民,于是大家一起去看这究竟是什么动物。
然而当他们来到芦苇荡之后,这个动物身上的皮肤已经严重腐烂,几乎只剩下一具骨架。人们能看到的,只有一具骨架,还有两个角,像鹿角一样但更粗、更长。鳞片也散落在周围,多得足以可以装两箩筐。
这具“龙骨”后来被运送到西海关码头的空地上供观看。虽然事实上它可能不是龙骨,但如此巨大的动物骨架,大家都认为是什么珍稀动物。《盛京时报》还对它进行了报道,并配了图。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看,使得到营口的火车票涨价了。
后来,这个骨架被保存在一所师范院校中供参观。但战争爆发后,这具骨架散落到各个地方,至今没有找到。经过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生物并不是龙,而是距今一万多年的野马化石。
有一件事情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但这个结论却与人们一直以来的认知不同。这种认知冲突让一些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因此会有人提出质疑。2005年,《探索·发现》栏目曾经报道过这件事情。
在这个节目中,韩晓东教授再次解释了科学,指出须鲸的脊骨有58节,而当时被发现的“龙骨”脊骨只有28节,这几乎是一半的差距,因此认为两者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然而,这些证据并没有足以让人们相信,甚至当时的目击者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是“龙”,所以这个事情最终被归结为“自然之谜”。对于“坠龙事件”以及后来村民们发现的巨大“龙骨”,究竟是什么生物?科学家认为它是距离现在一万多年的须鲸。
然而,由于科学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说服大家,所以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龙骨”。到现在,它究竟是什么生物,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我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个“自然之谜”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