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日本两军在白江口大战四个回合,日本军队惨败投降
唐朝与日本两军在白江口大战四个回合,日本军队惨败投降
中国在唐朝时期,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位居世界第一,出现万国来朝的盛景。那时的日本被称为倭国,从实力角度很难与唐朝相提并论。但日本就是不服气,总想与唐朝军队一决高下,于是双方在白江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唐朝军队这一战以少胜多,打出了雄威,让日本一千多年都不敢觊觎中国,还拜中国为老师,派“遣唐使”前来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大家都知道,公元660年之前,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是三国鼎立的。公元659年,百济联合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只能请求唐朝派军队援助。唐高宗派出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军13万远征百济,新罗则以5万精兵接应。唐朝与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军队,俘获了百济国王义慈。苏定方留下将军刘仁轨、刘仁愿等1.3万人驻守百济,自己则押送俘虏回朝。
公元660年,义慈的次子福信向日本请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并求助支援,企图复国。日本的齐明天皇应允了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想亲自前往一线指挥作战,却因劳累过度而病亡,出征计划也因此搁浅。
日本天智天皇即位后,公元662年,便积极援助百济大量的战备物资。同年5月,日本支援百济的将军阿昙比逻夫率领170艘战船浩浩荡荡抵达了百济。663年8月,日本又派将军卢原君率领援军2.7万人,230余艘战船,渡海赶赴白江口。
同年8月17日,唐朝的水军与日本的水军同时抵达白江口,两军立即投入了战斗。当时日军战船有400余艘,规模较大;唐朝军队只有170艘,明显处于劣势。当天,双方战船交织在一起,箭矢如雨,射出的火箭映红了海面。在三个回合的较量中,仍未分出胜负。
直到18日,双方发生第四次大战,由于日军高估了自己的兵力优势,轻视了唐朝军队的作战实力,盲目拼杀。唐朝军队统帅看到日军毫无次序地直冲过来,立即变换船队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日军围困起来,使日军船只相互碰撞,400余艘战船相继被毁,士兵大多数溺亡。日本残军赶紧投降,百济国也彻底灭亡。
白江口海战胜利后,唐朝军队继续攻打高句丽,日军再也不敢支援了。668年,唐朝与新罗联军攻陷平壤,留下大将薛仁贵等2万多士兵镇守,这个存在了705年的高句丽就此灭亡。
此后,日本天武天皇即位,将国号改为日本,并对外宣称倭国已被灭亡。又害怕唐朝军队前来清算他们,很懂得“审时度势”,既然打不过唐朝,只能对唐朝尊敬有加了。因此,日本多次派遣了大规模的“遣唐使”前来长安,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
唐朝作为泱泱大国,也不嫌弃日本,更没有侵略他们,本着有朋自远方来的理念,让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共同繁荣发展。没想到在唐朝灭亡后,日本竟然宣称自己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也真是忘恩负义,令世人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