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始于何时?
千里跃进大别山始于何时?
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论述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时,有如下表述“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个表述不准确。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决策是在1947年7月23日提出的,其正式实施是在1947年8月7日。
这一决策从萌芽到实施经历了一个过程。
早在1947年1月18日,中央军委就致电刘邓,对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行动方向做出“大约在今年五月间主力即可向中原出动”的预估。
5月4日,中央军委致电刘邓,要他们于6月1日前休整完毕,然后“独立经冀鲁豫出中原” ,以豫皖苏边区和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实施机动作战。
5月8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在5月4日电报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指示,要刘邓所部在6月10日前渡过黄河,第一步“向冀鲁豫区与豫皖苏区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
刘邓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并征得中央军委同意,决定于6月底强渡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实施战略进攻。6月30日夜,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央军委以及刘邓的设想都是有依托地向南发展。
7月23日,正值晋冀鲁豫野战军在羊山集战役攻坚胶着之时,中央军委致电刘邓,做出要刘邓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的指示。
这是中央军委首次提出“直出大别山”,即不再是原来设想的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的渐进方式,而是采取“不要后方”的跃进方式。
刘邓根据实际情况同中央军委几度电报往还汇报、请示、商讨之后, 7月30日电告中央军委:“决心于休整半月后出动,以适应全局之需” 。也就说,刘邓大军将于8月15日前后开始实施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
由于8月初连续几天大雨,黄河水位大涨,刘邓担心黄河决口,遂于8月6日晚,电告中央军委:“我决心提前于八月七日全军开始战略跃进!”
8月7日黄昏,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从鲁西南出发,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程。
梳理这一过程可以看出,《纲要》教材所述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是不准确的。
另外,从上述梳理过程也能看出,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率部强渡黄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纲要》在分别叙述了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豫皖苏地区、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后,才指出:“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而《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致认为: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