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他是同盟会元老,国军一级陆军上将,在起义将领中军衔最高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他是同盟会元老,国军一级陆军上将,在起义将领中军衔最高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向解放军投诚、起义和接受改编的军队总数高达170余万人,起义和投诚的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多

他是同盟会元老,国军一级陆军上将,在起义将领中军衔最高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向解放军投诚、起义和接受改编的军队总数高达170余万人,起义和投诚的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多达270余人。

程潜,这位国军一级上将、同盟会元老,便是起义将领中军衔最高者。他的投诚不仅加速了湖南的和平解放,也成为国共几十年内战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之一。

程潜出生在1882年的湖南醴陵,幼年聪颖过人,16岁时便通过童试成为秀才,但他对旧科举并不感兴趣,反而醉心于救国理想。1905年,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彼时清朝国力不支,列强纷纷侵蚀,程潜目睹这一切,心中愤懑不平。

当年,他与黄兴、宋教仁等志士并肩,为推翻清廷满洲贵族统治四处奔走。辛亥革命爆发时,程潜在武汉协助黄兴指挥炮兵,攻打清军。

战斗惨烈,满目疮痍,但他坚信民族的未来一定在革命中找到新生的出路。1916年,袁世凯称帝,程潜公开反对,并在湖南驱逐袁的任命官员,担任护国湘军总司令,带领部队反袁。

1918年,北洋政府实力不断壮大,程潜却始终坚定支持南方革命政权。北伐战争中,他作为何键的副手,指挥湘军转战江南,在湖南站稳脚跟。

然而,政治上的博弈往往充满不确定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开始分裂,程潜对蒋介石的独裁渐感不满,但他依旧顾及自己的身份和旧友,始终未明言自己的态度。

然而,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程潜逐渐意识到局势已难以逆转。湖南处于国民党与解放军之间的“缝隙”地带,他不忍心看到长沙成为战场,家乡百姓流离失所。

1949年春,程潜意识到必须在战与和之间做出抉择。他暗中联络了长期驻守长沙的将领陈明仁,逐渐形成了起义的意向。

作为湖南省主席和军事长官的他面临的风险不小,一旦计划泄露,个人和家族将会遭到国民政府的清算。1949年8月2日,程潜与陈明仁筹划已久的和平起义终于付诸行动。

陈明仁果断命令部队撤离长沙各交通要道,解放军顺利接管周边地区。这一动作虽显隐秘,但仍未逃过国民党高层的猜疑,蒋介石频频催促程潜“尽忠报国”,然而此时的程潜心如止水,深知一旦开战,便是两败俱伤。

8月4日清晨,程潜和陈明仁联手发布起义通电,宣告湖南独立,并表明希望与解放军合作,共同实现和平。他们的这一举动在国民党内部引起震动,37位湖南军政要员纷纷响应,长沙终于在8月5日迎来解放军的顺利入城,湖南实现和平解放,百姓安然无恙。

新中国成立后,程潜在中央人民政府获得了重要的职务。担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湖南省省长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尽心尽力。

在湖南任职期间,他时常深入乡村走访,了解民情,关心经济发展。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记得程潜对工作的认真与不辞劳苦。

作为曾经的国军一级上将,他的每一次视察都给百姓带去亲切与希望。程潜不仅在行政事务中操劳,还致力于推动国共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这一点上,他与同为同盟会老友的毛泽东不谋而合。晚年的程潜,生活简朴,与最后一任妻子郭翼青相伴。

郭翼青比程潜小37岁,起初曾担心被人议论,但程潜以温柔体贴打消了她的疑虑。他们之间的相处平和而美满,郭翼青时常回忆丈夫的细腻之情。

即使在外奔波劳碌,每每归家,程潜总会带些她喜欢的点心和水果,甚至会时常为她的亲戚寄去一些生活补助金,以解贫困。程潜对家庭的温情,与他的坚毅风骨相互交织,令人钦佩。

1952年秋,毛主席请程潜来中南海作客。两人从青葱岁月开始的深厚情谊让程潜感到亲切。

饭后,毛泽东带程潜步行至湖边,亲自为他划船。程潜默默看着湖水荡漾,感慨万千。

他知道,毛泽东的邀请不仅是友谊的维系,更是对他一生起义之举的充分认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