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拒绝奶嘴乐理论,理性上网多读书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拒绝奶嘴乐理论,理性上网多读书 “ 奶嘴乐理论 ”,被认为是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最早出现在《全球化陷阱》这本书中,意思是靠着喂奶生活。

拒绝奶嘴乐理论,理性上网多读书

奶嘴乐理论”,被认为是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最早出现在《全球化陷阱》这本书中,意思是靠着喂奶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伴随着竞争激烈,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她们不必也无法参与,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这就是二八定律。为了安慰社会中那百分之八十的人,避免阶级冲突,她们想出来了两种娱乐方法,一是发泄型娱乐,比如鼓励低质量网络游戏和短视频、进行无休止的口水战等;二是满足型娱乐,比如众多的偶像剧、真人秀等大众化视听娱乐……这类娱乐能让大众甘愿并且快乐沉沦在“奶嘴乐”的桃花源中。

4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10版刊登文章,报道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刷屏上瘾现象,并指长期刷短视频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因为疫情原因更是减少了外出机会,人人困在家中,增加了人人没事做无聊的几率,因此短视频成了人们消磨时光的最爱,直到不知不觉间就早已经过去了一天。晚江钱报的记者对杭州多所中学进行调查,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有刷短视频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沉溺在短视频中。网上,有熊孩子把父母的辛苦钱就这样充进了游戏,有孩子为了打游戏日夜颠倒结果猝死,竟然还有母亲在产房里生孩子,而父亲在产房外面打游戏。而“我老婆要生孩子不玩了”成了开游戏却又不想打游戏的借口,我看见了悲哀,一个孩子降生的幸福时刻和母亲生孩子的危难时刻,身为一个丈夫,父亲难度不应该很关心吗?不止是孩子,大人比起孩子自制力稍强,所以网络对其影响较之浅一点。但是大龄网瘾的现象也在逐渐增加。

不止有网上的数据,我身边的人包括大人老人小孩,几乎人人短视频。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说她没有自制力就没有下载,怕上瘾,周围的人都说她是异类,那一瞬间连我也觉得她是异类,怎么可能还有人不玩抖yin呢? 我的另一个朋友,和她两个极端,我感觉她平时自制力挺好的,也自律,但是喜欢熬夜,即使第二天还有课,她也还是熬夜,我问她为什么第二天有课还是要熬夜,她说短视频刷了就停不下来,每次刷到感觉困了就发现已经两三点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听完我沉默了,我自己只喜欢看一类的短视频,如电影解说,看完之后,拿着手机完全不知道要干嘛,内心与想法空虚且空白,感觉没有自我思考能力,只能继续刷手机,持续地内耗下去。

美国有一个机构对9-10岁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如果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小时,孩子的语言推理能力会变差;如果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孩子的大脑皮层就会提前变薄,而大脑皮层的主要作用就是处理人类的感官信息。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孩子就连普通的语言逻辑都不清楚,比如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可能都不能理解完全。大脑皮层是感觉高级中枢,躯体感觉区,感觉运动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区,内脏感觉区都受大脑皮层控制,所以孩子可能运动不发达,近视,对色彩感觉不灵敏等。所以少给孩子玩手机吧!

我们创建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刚开始是为了便利,但是也是为了便利我们的生活,协助我们工作,学习。短视频只是互联网衍生出的一个分枝,我们应该认真且理智看待短视频,不要让我们成为短视频的奴隶。我们虽然改变不了行业的二八现象,但是却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不接受塞入嘴里的奶嘴多看点书,做一个独立思考的新时代新青年它不香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