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牡绥快铁开通,从牡丹江至绥芬河通行时间缩短至五十分钟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牡绥快铁开通,从牡丹江至绥芬河通行时间缩短至五十分钟 牡绥快速铁路,又称牡绥快铁,位于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与绥芬河市之间。 绥芬河市,别名中俄友谊城,黑龙江省辖县级市

牡绥快铁开通,从牡丹江至绥芬河通行时间缩短至五十分钟

牡绥快速铁路,又称牡绥快铁,位于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与绥芬河市之间。

绥芬河市,别名中俄友谊城,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1975年建市,因绥芬河而得名。满语“绥芬”,意思是“锥子”。

1992年,绥芬河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享受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境外旅客离境退税试点、俄罗斯人进境免签等国家级政策。

绥芬河,是一座边境城市,与俄罗斯接壤,素有“国境商都”之称,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城市的旅游业增添了令人神往的无穷魅力。这里有:绥芬河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中俄两国边界大门”;嘎丽娅纪念馆;“古老典雅的欧式建筑群”绥芬河边贸市场;被誉为“黑土博苑的明珠”的绥芬河博物馆;北海公园

;人头楼;中心广场;旗镇街;森林公园;爱情谷;中东铁路建筑群;大白楼;龙须沟步行街;基督教堂

;大光明寺;红色国际通道;苏俄领事馆旧址;滑雪场;日本领事馆旧址等。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公元1896年6月3日,沙俄利用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于日本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威逼利诱当时的晚清政府与其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我国民间一般称之为《中俄密约》。参入者为直隶总督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地点在莫斯科。《中俄密约》共6款,其中第四条内容是为使俄国便于运输军队,中国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修筑一条铁路至海参崴。《中俄密约》的签订,意味着俄国勿须浪费一枪一弹,将中国东北的大片区域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中东铁路”是《中俄密约》直接产物。1898年6月9日,滨绥铁路(哈尔滨至绥芬河)的东段,牡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开工建设。1901年3月3日,竣工通车。

2010年7月8日,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2015年12月10日,随着牡丹江至穆棱区段第一辆电力机车开行,标志着牡绥线,这条百年老路脱胎换骨,正式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牡绥快铁是在原有铁路基础上的升级改造,部分新建路段,大多是为了取直,其中新建桥梁71座,包括17座特大桥,新建双线隧道17座,最长的双丰隧道,全长7237米。改造后的牡绥铁路总长139公里,比原线路整整缩短了54公里。现标准为:国铁一级、双线、电力牵引、有砟轨道、自动闭塞、设计时速200公里。将牡丹江至绥芬河的通行时间缩短至五十分钟。

设站7个,分别是:牡丹江、爱河、磨刀石、穆棱、细鳞河、绥阳与绥芬河。

牡绥快铁在牡丹江直接或通过连接线分别与牡图铁路(牡丹江至图们)、牡佳铁路(牡丹江至佳木斯)、哈牡高铁(哈尔滨至牡丹江)、牡佳高铁(牡丹江至佳木斯)互联互通,后期还将与牡敦高铁(牡丹江至敦化)互联互通。

牡绥快铁,是东北高寒地域既有线路改造升级的成功典范,是我国科技人员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又一项创新性应用,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杀手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