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河东聊斋(永济篇):说说杨贵妃到底哪里人?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河东聊斋(永济篇):说说杨贵妃到底哪里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杨贵妃(719-755),本名叫杨玉环,道号太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知名的女性。 那么,她的家乡在哪里呢

河东聊斋(永济篇):说说杨贵妃到底哪里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杨贵妃(719-755),本名叫杨玉环,道号太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知名的女性。

那么,她的家乡在哪里呢?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

——《新唐书·卷七十六》

再具体一点,杨贵妃是永乐县哪个村人呢?

永济市西南隅,首阳山头,黄河与中条山的夹角处,有一个独头村。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载“杨玉环,弘农华阴人,后迁至蒲州永乐之独头村”。

因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情式的爱情故事,不论是正史、笔记还是世人多有乐道,大家熟悉的是长安宫廷里的杨玉环、杨太真、杨贵妃,而对于少女杨玉环、杨玉奴鲜有所闻。而她家乡的人们,千百年来津津乐道的是邻家女孩杨玉奴的那些事儿,这其中不乏演义,但依然是一个优美的故事。

杨玉环的老家在河南虢州阌乡(一说弘农华阴),她自幼父母双亡,随叔父一家迁移到永乐独头村。杨玉环小名叫玉奴,同伴们一天价“玉奴”“玉女”地叫着。

相传玉奴从小就长得眉清目秀,如花似玉,村里人都夸她像朵牡丹花。谁知在她五岁时患了头疮,满头黑乌长发全落光了。乡亲们望着她的秃头,都惋惜说牡丹花没了绿叶。玉奴心里也很难过忧伤,常常借着捡山柴,挖野菜,跑到村东山沟里,一个人对着山泉叹气,望着野花伤心。东沟里有个清澈见底的水潭,她望着潭水中的相貌,忍不住珠泪双流,便撇着嘴用双手把自己的秃影打碎。有时天热气闷便撩起潭水洗洗头。谁料洗得时间长了,头疮竟结疤脱落。玉奴又惊又喜,又洗了七七四十九天,竟长出满头秀发,比原来还黑还长。托起如一缕青丝轻柔垂下,挽起像朵黑牡丹绽放于头顶,配上俊俏的容颜,乡亲们都夸她美如天仙。

在她十六岁那年,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出巡平阳,路过蒲津关,杨玉环也去看热闹。李瑁发现欢迎人群中有一光彩照人的绝色女子,便命人明查暗访记下姓名。第二年以选妃名义把杨玉环选进寿王宫中。后来又被李隆基看中,用了个偷梁换柱的法儿,先把她度为道士,后又把她纳为贵妃。

后人都艳羡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都乐道杨贵妃与安绿山的那点事,都恨安史之乱,叹马嵬之变。后人惦记的是杨贵妃的羞花之貌,天生丽质,体态丰腴。盛唐宫廷诗人李白赞美她“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中唐诗人白居易描写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但后人啊,更应该记住杨玉环是一个通晓音律的音乐家,一个伟大的舞蹈艺术家。诗圣杜甫的一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后人就把公孙大娘当做了盛世第一舞人。其实,公孙大娘不过是一个混迹于市井的民间艺人,江湖闻名。而杨玉环则是具有国家直属编制的皇家歌舞院的首席舞蹈家。她与唐明皇联袂演出了中国古典舞蹈艺术高峰的《霓裳羽衣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飞。

杨贵玉殒马嵬,后人褒贬不一。有说她红颜误国的,但家乡的父老了解玉奴——她不过是一场荒诞游戏的“替罪杨”。家乡人怀念少女杨玉奴,就把村名改为“秃头村”,后因秃字欠雅,又改为独头村,(永济方言“独”读为tu)。她洗头的水潭被称作“贵妃池”。

1995年,首阳乡政府与民营企业家联合开发杨贵妃故居,砌筑围墙、杨宅、祖先墓、观音庙、望河亭、贵妃池、财神庙、土地庙、后山门、贵妃澡堂等。

来源:古中国文化公众号;作者:傅晋宏;标题略有修改,原为《独头村的“贵妃前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