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常宝霆、苏文茂、常宝华、白全福等相声名家在北京的合影
1986年,常宝霆、苏文茂、常宝华、白全福等相声名家在北京的合影
#春日生活打卡季#常氏相声是由常连安与长子“小蘑菇”常宝堃,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创的。
然而,现在相声界讨论常氏相声的历史,都是从常连安出生那一年开始计算的,我本人觉得并不科学。
常连安和常宝堃父子原本在张家口撂地,靠变戏法挣钱养家,后来才慢慢转为撂地说相声。
1931年,常宝堃、常连安先后给张寿臣磕头,分别有了自己的相声门户:常宝堃成了张寿臣的大徒弟,常连安成了张寿臣的代拉师弟。
常连安不但是一个相声艺人,他同时还是一位商人,他创办的北京启明茶社,是第一个专门表演相声的小园子,里面汇聚了非常多的相声艺人。
另外,常连安还是一个相声教育家。在他的精心传授下,他另外的五个儿子: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也都成了相声演员。
常家的第三代常贵田、常贵德、常贵升等人也都是相声演员。
1951年,常宝堃牺牲后,常连安带着自己的儿子们从北京移居天津,创办了天津曲艺工作团,并亲自担任团长,由赵佩茹担任副团长,这就是天津市曲艺团的前身。
1961年12月,天津市文化局举办了“常氏相声专场”,常连安带着儿子、孙子参加了演出,另外还有不少天津演员也参加了演出。
改革开放之后,天津又举办了两次常氏相声的专场演出。
1986年,中央电视台特意录制了一场“常氏相声专场”。演出结束后,部分参演的相声演员合影留念:

前排自右至左:
常宝霆、白全福、常宝霖、常宝华、苏文茂;
后排自右至左:
常贵德、常宝丰、王佩元、胡长江。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照片中的这几位。
常宝霖:
常宝霖(1924—2000年),北京人,满族,艺名“二蘑菇”,是常连安的第二个儿子。
常宝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大哥学艺,8岁拜相声前辈侯一尘为师学相声,曾经和郭荣起搭档。
新中国成立后,常宝霖举家迁到甘肃,支援甘肃的文化建设,担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说唱队队长。
常宝霆:
常宝霆(1929—2015年),北京人,满族,艺名“三蘑菇”,是常连安的第三个儿子。
常宝霆也是从小就跟随父亲和大哥学艺,后来拜姑父郭荣起为师,11岁就成为启明茶社的主要演员,包银和大人一样。
常宝霆13岁开始和白全福搭档,两个人配合默契,很快就成了相声名角,他们合作了近50年。
常宝华:
常宝华(1930—2018年),满族,艺名“四蘑菇”。
常宝华也是从小学艺,是标准的娃娃腿。1951年,常宝华拜马三立为师。
1953年,常宝华加入海政文工团,成了专业的相声演员。常贵田加入海政文工团以后,常宝华一直和常贵田搭档,两个人创作、表演了不少相声段子。
白全福:
白全福(1919—1993年),北京人,艺名“飞不动”。
白全福出生于曲艺世家,他小时候就开始学习滑稽二黄。白全福15岁开始学相声,18岁拜于俊波为师,是“宝”字辈的相声艺人。
1942年,白全福开始给常宝霆捧哏。新中国成立后,常宝霆、白全福加入了天津市曲艺团,很快就成了曲艺团的骨干力量,“常、白”组合是深受天津观众喜爱的黄金搭档。
苏文茂:
苏文茂(1929—2015年),北京人,满族。
苏文茂从小就喜欢相声,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苏文茂11岁到天津一家药铺当学徒,因为广播里经常播常宝堃、赵佩茹的相声,他很快就成了常宝堃的铁粉。在机缘巧合之后,苏文茂被常宝堃收为徒弟。
苏文茂是文哏相声的代表人物,他的《苏批三国》、《文章会》都是他的代表作。
常宝丰、王佩元:
常宝丰是常连安的小儿子,1947年出生于北京,从小跟随父亲学艺,11岁进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跟随郭荣起等大家学相声,1985年拜马三立为师。
王佩元出生于1950年,11岁考入河西区戏校学习,和赵伟洲是同班同学。戏校解散之后,王佩元和赵伟洲进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和常宝丰成了同学。
1985年,王佩元拜常宝霆为师,成了常家的徒弟。王佩元先后和常宝霆、常宝丰、常宝华、常贵田等人搭档,反正不管怎么说,他的搭档都是常家的人。
常贵德是常宝霆的儿子,一直没有拜师;胡长江是常宝霆的女婿,师父是北京的相声名家于连仲。
反正不管怎么说,照片中基本上都是常家的人。
如今,照片前排的五位相声名家都已经去世,后排还有三位健在,您知道都是哪三位吗?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首发挑战赛##相声界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