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之长江门户之战——马当要塞战役,耗费巨资却不敌一周
武汉会战之长江门户之战——马当要塞战役,耗费巨资却不敌一周
上文介绍了武汉会战的整体时间轴,接下来对重要的战役一一补充说明,今天介绍揭幕战马当要塞战役(安庆一天沦陷,都谈不上揭幕了),此战后,武汉在长江上的第一道门户大开,日军海军长驱直入,对武汉会战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马当镇位于江西九江境内彭泽县北端,毗邻长江,当时国民政府花费巨资构建加固马当要塞,建造了3级炮台:第一级在马当矶头,第二级在马当山腰,第三级在马当山顶。马当要塞和当时的江阴要塞、田家镇要塞并称长江水道三大要塞。蒋介石对马当寄予厚望,相信马当要塞至少能够抵御日军西进1个月(参考江阴要塞迟滞日本海军3个多月)。
1937年秋,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江西省江防委员会调集了九个县的数十万民工耗时10个多月才构建好马当要塞,并在长江中设置人工暗礁30多处,布置了3道水雷防线,共布设水雷1765枚,同时沉船39艘,妥妥得复制江阴要塞的打法,封江、海陆空一体阻击。
战事临近,马当要塞的指挥却迟迟不定,蒋介石点名顾祝同,顾不接,推罗卓英,罗也拒绝,最后指挥权落到了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唐式遵头上,不过也只是名义上,实际的指挥权还在第16军军长李韫珩手中。也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陆军和海军,派系、战区等因素交织,直接导致指挥混乱,协调失当,阻击无力,最后功亏一篑。
6月10日左右,李韫珩为表示自己抗战的决心,召集战区当地马当、彭泽两地的乡长、保长和第十六军的副职军官和排长进行军政训练,准备训练两周后结业。当然办这个抗大学习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巩固一个领导的指导思想,这地方老子说了算。
日军攻占安庆后,即派小汽艇逆江西犯,骚扰窥探,觊觎马当。当时也就是探探虚实,排排雷等,“利华”号扫雷舰更是在扫雷过程中触雷沉没,这更助长了李韫珩的轻敌之心。你打你的,我办我的,6月23日下午李通知第二天(24日)上午8时举行他的军政训练班的结业典礼,要求各部队主官届时都来参加,会后还要举行会餐。
日本情报工作是到位的,一听我都打到你家门口了,你还办什么毕业典礼,关键晚上还聚餐团建,让我们在喝江边风,这怎么忍?日军波田支队于6月24日凌晨4时发动了进攻,由于16军第313团主官都去开会,失去指挥,日军很快登陆成功,占领了香口,并迅速扩展攻势,扑向长山防线。
日军攻占马当要塞路线图
当香口驻军飞送的关于敌军在香口登陆的紧急情报后,李韫珩“非敌人,系友军”这样的荒谬言论,真实罪该万死!时任海军陆战队第2总队总队长的鲍长义以军事为重谢绝参加毕业典礼,协助守卫长山阵地。16军在长山阵地的一个团,由于没有人指挥,一触即溃,鲍长义率2000海军抵挡数倍于己的日寇,拼死不退,另外立即向上级求助,由于海陆没有统一指挥,求救命令到了老上司谢哲刚手中,转辗到蒋介石处,蒋闻言大惊,命白崇禧协调,白命驻守彭泽的167师走公路火速赶往;另一面鲍长义也终于打通李韫珩电话,李终于清醒,直到事态严重,也打167师支援,为防敌机轰炸,命167师从小路增援。黄埔一期的自然不会听白崇禧这个杂牌的,他选择了上司的提议,走小路。
李韫珩
鲍长义坚守阵地,打退日寇多次进攻,自己伤亡过半,眼看着快2天过去,不到20公里远的167师却迟迟未到(此刻想想我志愿军14小时急行军140多里是多牛逼),激战至26日,鲍长义身边只剩几百残兵,只能退守马当要塞,长山阵地沦陷。另外在25日,日本又偷偷在黄山登陆,并在海拔高于马当要塞的山顶架设炮台,居高临下炮击马当要塞,同时日本的舰艇在江面炮击,加上飞机在空中轰炸,形成海陆空交叉火力,并释放毒气,终于突破守军阵地。经过数天鏖战,中国军队于29日向青山坝附近撤退,30日马当要塞沦陷。
丧心病狂的毒气战
值得一提的是167师由于走小路,在山间迷路,2天后才赶到,长山阵地已经失,为敌如虎,贻误战机之罪板上钉钉,师长薛蔚英成为第二个被枪毙的黄埔一期将领。军长李韫珩指挥不力,本应该军法从事,但由于熟人求情,被撤职查办,从此退出军界。
可惜的是鲍长义,由于擅自撤退长山阵地(虽然英勇抵抗,但是未接到撤退命令),害怕军法处追责(估计洞察国民党内部那套背锅机制,不走也得背锅),跑到了香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加入了伪军,成为伪军海军部高官,抗战胜利后投降,1951年在台湾因叛乱罪被处决。另外海军司令陈绍宽也因为马当失守被撤职。
马当一战,中国军队有3个师,加上江防军以及各个炮台的炮兵,将近3万人;日军主要是波田支队(台湾混成旅)、海军第3舰队和陆军航空队,另外加上工兵联队,人数在1万多。最后中国军队付出了近万人伤亡,包括2000海军,以及所有的炮兵;日军也付出将近1000的伤亡(日只承认600),还有汽艇4艘,飞机一架。
长谷川清——日本海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