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小伙交6.5万赴德打黑工!签证交易竟如“间谍接头
洛阳小伙交6.5万赴德打黑工!签证交易竟如“间谍接头
“承诺月薪2万,旅游签转工签,结果干了俩月才赚1万7,签证到期只能回国!”2025年2月,24岁的河南洛阳小伙赵子涛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被黑中介忽悠到德国打黑工的经历。这场看似“高薪淘金”的美梦,背后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而取签证的过程更堪比谍战片中的“秘密交易”。
中介承诺“月入两万”,交钱后步步陷阱
2024年10月,赵子涛通过同村人介绍,联系上洛阳长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钱金凤声称“德国劳动力短缺,月保底收入2万元”,并承诺先办理西班牙旅游签证,3个月后转为德国工作签证,费用6.5万元,办不成全额退款。面对“高薪诱惑”,赵子涛当即交了押金,并按照指示准备材料。
然而,签证办理过程疑点重重。钱金凤要求赵子涛删除所有聊天记录,避免海关检查,导致后续维权无证据可寻。更离奇的是,取签证时,赵子涛被要求携带6.5万元现金前往北京佳程广场,与一名戴口罩、帽子的“客服”接头。对方核对护照后,迅速将现金塞入包中离开,全程仅3分钟,“像间谍交接一样神秘”。
德国黑工生活:提心吊胆,收入腰斩
2024年11月,赵子涛持旅游签证辗转抵达德国杜塞尔多夫,但所谓的“工作签证”始终无下文。中介安排的接机人向他索要500欧元“安置费”,随后介绍他去码头搬运集装箱、仓库贴标签等体力活。“这些活德国人根本不愿干,全是黑工在做,人多活少,干三天歇两天”,赵子涛称,两个月仅赚1.7万元,远低于承诺的月薪2万,且工作时需随时躲避警察突袭,“被抓到可能被遣返或关进难民营”。
更令他绝望的是,德国法律规定,申请工作签证需通过德语B1考试,而他毫无语言基础。与他同行的黑工透露,许多人滞留多年仍无法转正,“中介早知这是死局,却用谎言诱骗我们”。
维权无门:现金交易、无合同,中介矢口否认
2025年1月,赵子涛被迫回国要求退费,却遭钱金凤反怼:“我没收钱,你去找北京接头的人!”由于全程现金交易、无书面合同,且聊天记录被删除,赵子涛几乎无证据可举证。记者调查时,钱金凤辩称“只提供信息”,并强调“旅游签转工签需德语B1证书,他根本没资格”。
律师指出,此类案件常以“合同欺诈”定性,但受害者需提供转账记录、合同等关键证据。目前,赵子涛正联系其他受骗者搜集证据,准备二次报案。
视频加载中...
黑中介产业链:德国成“打黑工”重灾区
赵子涛的遭遇并非个例。德国近年频现移民诈骗案,2024年4月,德国警方曾捣毁一跨国团伙,该团伙通过伪造公司、虚报薪资等方式,协助350名中国人非法取得居留许可,涉案金额高达35万欧元/人。更早的2009年,德国四州联合行动查出上千中国黑工被迫在中餐馆超时工作,时薪仅3欧元。
专家分析,德国虽急需技术劳工,但正规工作签证门槛高,黑中介利用信息差,以“低门槛、高收入”为饵,诱骗底层劳动者。受害者往往因语言不通、证据缺失,陷入维权困境。
警示:出国劳务需警惕三大陷阱
1. “包转工签”承诺:多数国家工签需语言、技能认证,旅游签转工签属非法操作。
2. 现金交易、无合同:正规中介需签订劳务合同并开具发票,现金支付风险极高。
3. 高薪诱惑:海外薪资需符合当地行业标准,远超平均水平的多为骗局。
赵子涛的经历撕开了海外劳务黑产的一角。当“淘金梦”沦为“黑工噩梦”,劳动者除了提高警惕,更需依赖法律武器。目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外派劳务须通过正规资质公司。提醒公众:天上不会掉馅饼,海外求职务必查验中介资质,保留证据,避免人财两空!
(本文基于当事人采访及公开报道整理,涉事公司回应均来自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