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最后时刻,洛阳缘何能够绝处逢生?(一)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最后时刻,洛阳缘何能够绝处逢生?(一) 从2010年郑西高铁的开通,再到2023年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的尘埃落定,呼南高铁豫西通道规划的一路曲折更是反映了近年来洛阳城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最后时刻,洛阳缘何能够绝处逢生?(一)

从2010年郑西高铁的开通,再到2023年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的尘埃落定,呼南高铁豫西通道规划的一路曲折更是反映了近年来洛阳城市发展曲折的一个生动缩影。那么历经多年曲折的呼南高铁规划,洛阳缘何能够在最后时刻绝处逢生?

从2010年郑西高铁开通的那一天,洛阳就期盼着这条南北大通道——呼南高铁,从而复刻普铁时代的洛阳铁路辉煌——陇海+焦柳十字枢纽,从而在高铁时代同样形成徐兰+呼南的龙门十字枢纽。

然而一座城市的与一条高铁的曲折之路才刚刚开始。

呼南高铁从洛阳绕道郑州。河南为了强省会战略,有意将郑州打造成米字型高铁枢纽,将原本规划经过洛阳的呼南高铁正线绕道郑州,洛阳城似乎要梦断呼南高铁。

呼南高铁增加豫西通道方案。然而洛阳作为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和知名的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与河南第二大城市,又需要这样一条南北大通道,济源示范区同样需要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在洛阳与济源官方与民间的多次奔走与呼吁下,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方案提上了日程。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从洛阳南阳直连变为远期规划。呼南高铁从洛阳到南阳直连,直接连接河南两大副中心城市是呼南高铁最初的规划。然而考虑到洛阳与南阳之间连绵的伏牛山区,经济成本较大,人口相对稀少。洛阳南阳直连线路更改为远期规划。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从洛阳北的取消再到恢复。洛阳北的规划曾经让人振奋,也是洛阳跨入黄河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距离济源东站距离过近,洛阳北一度传闻取消,然而随着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开工,重要产业的集聚的需要再次唤醒了洛阳北。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新建洛阳东站还是做大做强龙门枢纽。在呼南高铁规划的最后阶段,更是出现了新建洛阳东站的方案,洛阳北取消、汝阳站取消等诸多不利规划方案,呼南高铁新建洛阳东站面临成为“下一个关林站”的宿命。高铁时代的洛阳龙门十字枢纽梦也岌岌可危…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名又一村”!呼南高铁方案在历经多年的曲折方案后,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洛阳在最后时刻如梦幻般拿下洛阳龙门枢纽站改扩建以及洛阳北站、伊川、汝阳高铁站(预留洛阳南阳直连接口条件),在最后时刻似乎有一股力量挽救了洛阳的高铁枢纽,挽救了呼南高铁豫西通道。

如果说是洛阳、济源的官方与民间联合奔走呼吁换来了豫西通道方案。

如果说是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的产业需要挽救了“洛阳北站”。

如果说是洛阳对高铁十字枢纽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就了未来龙门枢纽地位。

那么为什么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最后时刻洛阳能够绝处逢生拿到最优方案,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缘自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更是与洛河共同造就了河洛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最早中国。

千年前的黄河流域西安、洛阳、开封三京鼎立,洛阳长期位于中华文明的C位,与长安、开封联袂创造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汉魏风骨、隋唐盛世、北宋风华。

千年后的今天,洛阳周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封没落,郑州取代开封崛起。

2016年底郑州与武汉一同获批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西安正式获批为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历史似乎是回到了千年前,又是一东一西,作为连接西安、郑州两大国家中心城市的洛阳,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只要九曲黄河奔流不息,洛阳就是黄河流域和中华文明最重要城市之一!明白了这个底层逻辑,也就解释了洛阳城在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的规划中能够绝处逢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