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一:学校概况 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部属师范大学。位于陕西西安。 二:学校简史 1944年,陕西省立师范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一:学校概况

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部属师范大学。位于陕西西安。

二:学校简史

1944年,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专业设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五科,学制三年。1945年,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开始招生,学制四年。1949年4月,西安地区大专院校进行调整。同年8月,根据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西北大学教育系,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1952年,经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于西安市南郊吴家坟村附近选址建校。

1954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1953年8月,陕西省文教厅决定筹建陕西省中等教育师资训练班,以培训初级中学教师;校址暂用陕西省西安师范学院,并于南郊大雁塔西侧瑞禾村筹建新校舍。

1954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陕西省中等教育师资训练班的基础上,扩建陕西师范专科学校。

1956年8月,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了西安师范学院的化学系、生物系,组建了陕西师范学院。

1960年,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

1966年4月,中共西北局派调查组进驻学校,借调查之名行打击干部、教师之实。1969年,全校师生被迫搬迁到永寿县常宁公社的8个大队插队落户。

1970年10月,经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学校举办中文、物理两个专业试点班。

1972年4月,学校恢复招生,招收三年制本科生。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由陕西省属改为教育部直属,实行教育部与陕西省委双重领导,以部领导为主的体制。

1981年,陕西师范大学入选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学校入选“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2007年5月,学校招收了首届免费师范生;同年,学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17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安邮电大学五所高校共同签署“长安联盟”合作协议。7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9年1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0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加入了由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筹建的“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三:学科建设

71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师资

有国家级人才97人次,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79人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领军人才(含特聘教授)2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学者27人。另外还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人。

五:报考注意

设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雁塔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长安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红烛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新疆南疆计划在本校年度招生规模内单列编制来源计划。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含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的高考加分)提档。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学校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安排专业(类),各专业(类)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顺序安排录取专业(类)。

未被所报志愿专业(类)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身体条件、综合素质档案等综合考虑安排录取专业(类);未被所报志愿专业(类)录取且不服从专业(类)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各专业(类)不限制外语语种。我校所有招生专业(类)均无需口试成绩。

公费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优师计划”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国家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协议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入学时须签订《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培养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否则将取消入学资格。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2: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动物学

3:第四轮学科评估

马克思主义理论 B+、教育学 B+、心理学 B+、中国语言文学 B+、中国史 B+、数学 B+、化学 B+、生物学 B+

哲学 B、外国语言文学 B、新闻传播学 B、物理学 B、地理学 B

理论经济学 B-、民族学 B-、体育学 B-、世界史 B-

生态学 C+、考古学 C、应用经济学 C-、政治学 C-

七:科研

1: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

农业农村部国家苹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