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剧评|荒诞的契合,浅析《邪不压正》中的音乐、色彩运用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剧评|荒诞的契合,浅析《邪不压正》中的音乐、色彩运用 电影《邪不压正》是姜文最新的作品,姜文在电影中习惯运用很多荒诞式的手法和戏剧性的情节来实现自己的构思,营造一种

剧评|荒诞的契合,浅析《邪不压正》中的音乐、色彩运用

电影《邪不压正》是姜文最新的作品,姜文在电影中习惯运用很多荒诞式的手法和戏剧性的情节来实现自己的构思,营造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氛围,影片讲述的是七七事变的前夕发生在北平的故事,是一场复仇与爱情的追逐,更是毁灭与希望的碰撞,在这离奇荒诞的故事中,姜文用贴切的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拉近观众的心弦,使观众快速进入到导演所创作的空间去,深刻体悟影片寓意。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过“音乐不应当在一旦配合画面时就使它固有的特性丧失殆尽,它应当去自由的阐述,而不是解说,应当细腻的去启示,而不是渲染”在《邪不压正》中音乐的运用是相对贴合的,影片开始初期便是蓝青风与朱潜龙的相互吹捧,朱潜龙自认为是朱元璋的后代,并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蓝青风在一旁对他的观念表示赞同,影片中一直播放柔和清新的交响曲,在两人对朱元璋画像跪拜时,音乐的作用被完全激发出,极其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一种不和谐的幽默效果,给予观众深刻的印象。

影片对于音乐的使用,最经典的便是汽车引擎的声音,它自影片开端起一直贯穿着影片的剧情发展,最令人深刻的两幕便是李天然与日本人根本决斗时和蓝青风在影片最后与李天然在车中对话时的状况。在李天然与根本决斗之前,根本开车赴约中,影片中单单响起汽车引擎的声音,给观众一种击破的紧张感来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当蓝青风带着李天然在车上进行一番对话时,汽车引擎声,刹车声,与人物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都十分贴切,将人物心理活动,紧张的心情进行了隐晦的外露,使观众深刻体会到事件的各种荒凉情态,增添影片的黑色幽默感。

影片运用贴切的音乐呈现出故事的荒诞感用怪味乱神的行为和嬉笑怒骂的神情填充了那段本该沉重甚至耻辱的岁月,影片用隐晦的手法描绘出了那个年代的新旧文化与思想的碰撞。

在电影中,导演对色彩的掌控是表达自身情感及参与叙事的主要手段。在影片《邪不压正》开篇前三分钟,朱潜龙和根本一郎一边谈论着行刺,一边行走在冷色调的雪夜里,摄影机逆光拍摄,前景处是二人身体的黑色剪影,背景则是白色的雪地。与此同时,屋内师父一家人和李天然在烛光照亮的暖色调的环境里共同为师父祝寿,为李天然定亲。师父和李天然都身着鲜艳的红色衣服,画面暗部处是暗红色的家具。在这两组镜头中冷暖的对比会给予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当观众看到冷色的雪夜时,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的邪恶身份便以在观众心目中打下烙印,当屋内温馨的烛光出现时,观众会情不自禁的为师父一家人和李天然安上好人的头衔。

正如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所说:我们得干预色彩电影,去除它的真实性,以当时的真实性取而代之。其实,我们早就已赋予不同色彩相应的情感,例如:红色代表喜庆,活跃,死亡等,黄色代表明朗,温馨等,黑色代表黑暗,恐惧等,白色代表纯洁,死亡等。朱潜龙和根本所在的画面里,一半黑一半白的色彩搭配象征着他们两面三刀的性格,和展现出他们此行会带来死亡和恐惧的阴影。而师父在那生日即忌日的特殊时间里,身着红色衣服,身处红色空间也预示出其之后的遭遇,在这里红色既是喜庆的象征也是死亡的注脚。

影片《邪不压正》中色彩的对比运用也有着姜文独具特色的自我。影片中李天然与唐凤仪同处一室时画面都是暧昧的黄色,红橙光充斥着画面的每一角落烘托出情欲的气味,这既表显出唐凤仪轻浮的性格特质也从侧面描绘出李天然和她在一起时远离复仇投入生活的挣扎内心。而天然与关巧红单独相处时,画面色彩清新透气,这是一种带有纯真情愫的色彩风格,常出现在情窦初开的爱情影片中,这无疑是是在告诉观众两人互生好感,有纯正情感包含于两人的关系当中。而同为复仇者的关巧红在向李天然表明自己修脚复仇的目的后,两人所处的画面色彩出现大量的黑色,这既是他俩复仇者身份的解读,也是所置身黑暗环境中寻求正义时所一起遇到的阻碍的象征。

姜文曾说:“一个导演拍东西越主观越好,什么是客观存在?一切都是主观的, 客观存在于主观里面。在《邪不压正》中,蓝青峰在拱桥上放走李天然,独自应付朱潜龙时。双方打手扭打厮杀在一起。一面是身着白色服装的蓝青峰的打手,一面身穿黑色衣服的朱潜龙的打手,而警察们穿着与黑色相近的藏蓝色的警服。此处对色彩的主观调整,让双方势力划分十分清晰,那边占上风观众一眼便可看清,同时也正是对影片主题——正邪不两立,邪不压正最好的诠释。

色彩是电影艺术极为重要的构成手段,是电影作者沟通观众灵与肉的纽带。姜文作为一名擅长用色彩讲述故事的导演,色彩在其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力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推动整部影片的情节发展,更加深了观众对影片内涵的纵深理解。

运动镜头在电影创作中具有独特的表意特性。其表意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能客观地再现镜头前的时空关系,可以使画面呈现出多层次且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另一方面运动镜头可以加深影片主题的表达,勾勒人物的性格及内心状态,从而表现影片的思想。这就使得创作者可以在不影响故事叙述的条件下,使用运动镜头最大程度的去呈现出出符合自身情感表达的编排。

在影片《邪不压正》开头部分,李天然受命回国执行人物。当画面从美国旧金山切换到中国北平时,姜文选用了一个李天然在火车窗口仰望北平城墙的主观镜头。画面随着汽笛声缓速移动,将故事发生的环境,逐一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下一组镜头是摄影机与火车的相向运动,亨德勒医生入画沿车厢寻找李天然,然后亨德勒被镜头的仰拍带出画面,此时画面带着观众的眼睛快速平移至李天然出现的车厢。这两组运动镜头不仅简洁干练的交代了故事发的环境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人物关系的铺设。其最让人惊艳的是导演对空间关系的把握,他不断打破原有的空间关系,然后在同一镜头中带出新的空间关系,与之前所展现的空间进行组接。这样高超的场面调度技巧会为影片的叙事增色不少。

此外,在《邪不压正》中,姜文常会用运动镜头去解读人物内心和表达自身情感。在影片中,关巧红是一个打破封建束缚和逐步突破自我禁制的角色。她努力恢复自己的小脚,渴望通过自身的力量去完成复仇,最后在李天然的帮助下,她具有了正常人行走的能力。当她拒绝李天然的帮助,独自踏上北平城内牌楼的屋顶时,她双臂张开且又步履蹒跚,此时姜文使用了一个环形拍摄的移动镜头。在这组运动镜头下,关巧红宛如一只试飞的雏鸟。这既是关巧红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也是打破封建恶习束缚的象征,而姜文这个巧妙的拍摄方法将这些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和埋藏在故事内涵里层的表达展现的淋漓尽致。

镜头的运动不仅会展现电影的律动之美,更是电影内涵的重要调剂品,而姜文恰正是一位深谙此道的导演。当观众走进姜文的电影时空时,姜文通过他的运动镜头让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其中复杂多变的空间关系,更能看到其背后深层次的隐喻,抒情,象征等多方面的里层内容,观众进而理解故事,理解姜文。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电影色彩、声音的角度还是镜头的运动,《邪不压正》都是一部印有姜文特质的电影,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姜文一以贯之的视听风格,更能看到姜文所一直坚守的电影理念。他不会因为影片的商业化而去刻意的将电影类型化,也不会因为拍摄题材的变化,而去改变固有的影像风格。因此,在一千观众眼中,就有一千种姜文,而这一千个姜文共同具有的特质,便是那辨识度极高视听语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