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昌州指的哪个地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古时候昌州指的哪个地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昌”指昌州,古昌州辖永川、大足、昌元(今荣昌县)、静南四县。被称为海棠香国,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荣昌路孔古镇
唐乾元二年正月(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 ,古昌州辖永川、大足、昌元(今荣昌县)、静南四县。唐昌州治所首设昌元(荣昌县南部),后因泸水蛮反叛迁静南(今天荣昌县北部)。
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县。北宋初,昌州撤静南县,其地并入大足、昌元、永川等县。
公元1001年(宋真宗咸平四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昌州归梓州路。
公元1283年(南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
史载:海棠香国一词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昌州八景,今又称作永川八景,是位于中国重庆永川市境内的八个著名景点,包括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铁岭夏莲、八角攒青、石松百尺、圣水双清、龙洞朝霞、梳妆台(另一说法,没有梳台,加上三河汇碧),此八景自古即为游览当地的文人所记述,而永川市旧名昌州,故称作昌州八景。
永川箕山
昌州,昌化。中。元和户一千一百九。乡七。
本汉资中县之东境,垫江县之西境,江阳县之北境。皇朝乾元元年,左拾遗李鼎祚奏以山川阔远,请割沪、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昌州,寻为狂贼张朝等所焚,州遂罢废。大历十年,本道使崔宁又奏复置,以镇押夷獠。其城南凭赤水,北倚长?,极为险固。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北至上都取普州、遂州路二千五百四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四百里。
正南至沪州取合江县路三百八十里。正北微西至普州三百八十里。西北至资州三百里。东北至合州三百九十里。
贡、赋:(开元)〔元和〕贡:筒布。
管县四:静南,昌元,永川,大足。
静南县,中。郭下。乾元元年与州同置。
铜鼓山,在县北八十里。
赤水溪,经县南,去县九十步。
始龙溪,在县东,南流屈曲五十里合赤水溪流也。
昌元县,中。东至州一百二十里。乾元元年与州同置。东接濑皮溪,西临耶水。
葛仙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濑波溪,在县南五十步。
永川县,下。西至州九十里。大历十一年置。东西北三面并枕侯溪水,南面接延陵英山。
大铁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大足县,下。西南至州六十五里。乾元元年与州同置。东临赤水,西枕荣山。
牛斗山,在县东南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