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最年轻的本科院校,扩建38万㎡,就为了“大学”二字
徐州最年轻的本科院校,扩建38万㎡,就为了“大学”二字
备受期待的“徐州大学”更进一步!6月22日,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项目建设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不仅标志着该校“一个校区集中办学”的格局即将形成,亦标志着在创建“徐州大学”的征程中更进一步。
当天的开工奠基仪式由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新科主持,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出席。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项目的开工,引发了社会关注,因该项目被认为是创建“徐州大学”的关键要素之一。
徐州工程学院三环路校区
1、距徐州大学,更近一步
目前江苏共有5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和常州大学,都分布在苏南和苏中。而徐州的高等教育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至今仍没有属于自己的以城市命名的区域性综合大学。
一直以来,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徐州期望并推进创建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而实力较为雄厚地徐州工程学院,毫无争议地承担了这一事关大局的使命。
徐州工程学院由彭城职业大学和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6月,创办于1959年的师范性高等专科院校——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2、东校区启动建设
实际上,早在2018年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有关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徐州工程学院创建区域性应用型大学(徐州大学)。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徐州提出要“加快推进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在东校区筹备建设阶段,徐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强调该项目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校园鸟瞰图
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位于徐州市新城区行政办公中心东南约2公里,学校中心校区东侧。东校区西侧为闫河、东侧为顺堤河,周边有富春路、金沙路和丽水路,南侧为连霍高速和京沪铁路,“两河三路三角形”是东校区地块最显著的特征。
作为2020年度市城建重点工程,东校区规划占地近924亩,建设用地710亩,校舍面积38.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包括产教融合中心、学院楼、公寓楼、国际交流中心、体育馆等项目,容纳师生10000余名。二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拟建游泳馆、科技研发与产业转化中心、学院楼及预留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大学生科技园和创业创新园等。
据了解,东校区建成使用后,原徐州工程学院三环南路校区将全部搬至东校区,学校将开启“一个校区集中办学”的模式。
艺术学院楼
3、更名“大学”意有所指
业内人士指出,由“学院”更名为“大学”,意味着获得资源的能力会变强,无论在学科设置、师资招聘,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会获得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对生源和家长的吸引力也会更大。但创建和更名的背后还要主抓内涵建设,而这也是更名的初衷。
徐州工程学院在官网上亦阐明:面向未来,学校将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守正有为,笃实创新,为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徐州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