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叶汇

​金兀术后人今何在?岳飞后人吐槽:完颜氏到今天都不和岳家人通婚

点击: 来源:逸叶汇
摘要:金兀术后人今何在?岳飞后人吐槽:完颜氏到今天都不和岳家人通婚 金兀术的后人还好吗?岳飞的后人吐槽:完颜家族曾不与岳家通婚 历史总是爱开玩笑。曾经在战场上刀光剑影、你

金兀术后人今何在?岳飞后人吐槽:完颜氏到今天都不和岳家人通婚

金兀术的后人还好吗?岳飞的后人吐槽:完颜家族曾不与岳家通婚

历史总是爱开玩笑。曾经在战场上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两家人,如今却因为一段古老的“家规”而彼此疏远。完颜宗弼的后人,不仅数百年间谨守“不与岳家人通婚”的祖训,还对《说岳全传》避之不及,仿佛这些戏曲、小说里塑造的故事能唤起某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更有趣的是,这些规矩在现代社会早已松动,甚至有金岳后人在酒桌上把酒言欢的场面。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南宋和金国的恩怨情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故事之一。完颜宗弼,金国赫赫有名的战将,人称“金兀术”,他的名字一度让南宋将士闻风丧胆,而岳飞,则是南宋的“定海神针”,一生与金军作战无数,差点将他们赶回长白山老家。两人之间的对决,最终以岳飞冤死风波亭、完颜宗弼抱病去世而告终。

历史的戏码并没有因为两人的相继离世而落幕。金国灭亡后,完颜宗弼的后人逐渐融入中原,甚至改了汉姓。而岳飞的后人则因岳飞的忠义名声世代流传,两家虽然分属不同的历史阵营,但在后来的岁月里却意外有了交集。这种交集并不意味着和解,而是带着某种隐隐的对立,甚至到了不通婚、不看对方相关戏曲的地步。为何两家人在千百年后依然隔着一层冰冷的屏障?这背后有着怎样复杂的心结?

1. 金兀术的后人:从贵族到平民的两条路

完颜宗弼的后人并没有因为金国的灭亡而彻底消失,而是分成两派,各自书写了不同的命运。

一部分人选择留在中原,改姓为“完”“万”等汉姓,逐渐融入汉族社会。他们在元明清时期,依然牢记自己的祖先来自金国皇室,甚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祭祖仪式,比如甘肃泾川县的“叫冤会”。这个仪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完颜后人们身穿满族服饰、鸣炮击鼓,对着东北方向祭拜,仿佛在提醒自己:不管身在何处,他们的根始终在白山黑水之间。

另一部分人则返回东北老家,重新融入白山黑水的天地间。到了清朝,这支完颜家族成了“满洲勋贵”中的一员,被清皇室重用。其中最有名的两支是博尔晋家族和叶臣家族,他们不仅在清廷中担任要职,还保留了皇室封号和爵位。虽然曾经的辉煌早已远去,但这些“金国后人”依然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延续祖先的荣光。

2. 岳飞的后人:忠义之后的荣耀与平凡

相比之下,岳飞的后人则显得更加传奇和坎坷。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冤死风波亭后,岳家一度被打压。但随着南宋灭亡,岳飞的忠义形象逐渐得到认可,他的后人也因此享受了几分荣光。到了明清时期,岳飞成了民族英雄,岳家后人更是被视作“忠诚”的象征。甚至在海外,日本一些华人组织也以岳飞为精神图腾,成立了“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荣耀背后也有现实的无奈。岳飞后人多次提到,因为《说岳全传》等文学作品的流传,岳家在民间形象固然高大,但也带来了许多误解。例如,岳家将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其中大量夸张的情节让后人哭笑不得,甚至有人把“忠义”的标准过度附加到岳家后代身上,让他们背负了不小的压力。

3. 不通婚的秘密:祖训还是心结?

完颜家族“不与岳家联姻”的规矩,听起来像是古代版的“家族黑名单”。据岳飞后人岳迅飞透露,这一习俗其实由金国后人自己定下的。完颜家族认为,岳家在《说岳全传》中对金兀术的描写,是对祖先的侮辱,甚至让他们成为“反派”的代名词。

更有甚者,完颜家族还形成了一系列忌讳,比如不看涉及岳飞的戏曲或影视剧,不谈“岳家军”的故事,生怕提起这些会“冒犯”祖先。这些规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早已松动,年轻一代的完颜后人已经逐渐打破了这些禁忌。但在某些地方,保守的家族成员依然坚持这些祖训,仿佛这是他们与历史间最后的纽带。

4. 和解的破冰:酒桌上的相逢

2007年,一次饭局打破了两家人千年的“冷战”。河南平顶山的一家饭店里,岳飞和金兀术的后人坐在了一张桌子上。两家人推杯换盏,聊起各自的家族故事,竟然发现彼此的经历有不少相似之处。虽然这场饭局未必能完全化解历史遗留的心结,但它的意义在于:两家人终于坦然面对彼此的过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共同语言。

这场“破冰之旅”让人感慨,历史虽然冷酷,但后人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那段恩怨。毕竟,活在当下的人们,已经无需为祖先的选择买单。

金兀术和岳飞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而他们后人的分分合合,则让我们看到了历史遗迹中隐秘的温度。有人说,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止,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金岳两家从对立到和解,或许正是这种面对的最好注脚。

相关文章